【商都记忆】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—世界文化遗产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
故城,大致意为过去的城市,被废弃而远离人群,充满了荒凉与孤单的酸楚。交河故城即雅尔湖故城,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。当地人称“雅尔和图”,意为“崖儿城”,被誉为“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”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:“车师前国,王治交河城。河水分流城下,故号交河。
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,交河故城遗址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,是历史记载中吐鲁番地区第一个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其独特的城市建设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。
交河故城地图(摄影:刘方)
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,因河水分流绕城下,故称交河,城筑其间,形似柳叶,为一河心洲。
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,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,9至14世纪由于连年遭受战火摧残,交河城逐渐衰落。元末察合台时期,吐鲁番一带战火不断,交河城毁损严重,终于被弃。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,汉代车师王前庭治所,十六国至北朝时高昌国的交河郡城,唐代交河县城。城址在高出水面约30米的土崖上,南北长约1000余米,东西最宽约300米。城内建筑遗迹及街巷遗迹犹存。出土遗物有古回鹘文的写本、唐代古钱和文书等。城西及城南隔河有交河世族墓地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 交河故城南门(摄影:刘方)
2019-02-21,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,交河故城作为中国、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“丝绸之路:长安-天山廊道的路网”中的一处遗址点与高昌古城一起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“丝绸之路: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”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,属文化线路类型,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,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、商贸城市、交通遗迹、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,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,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。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、古建筑等遗迹,其中包括河南省4处(汉魏洛阳城遗址、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、新安汉函谷关遗址、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)、陕西省7处、甘肃省5处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(高昌故城、交河故城、克孜尔尕哈烽燧、克孜尔石窟、苏巴什佛寺遗址、北庭故城遗址),遗产区总面积28421公顷,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04011公顷。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 远处高塔即为佛教金刚宝座式大塔(摄影:刘方)
交河故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佛城,城中有52座寺庙遗址,城北区还有一组十分壮观的塔群,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,塔林的中央是一座土坯垒砌的金刚宝座式大塔,上部曾有塑像,现在已荡然无存,四角各有25个小塔,排列纵横成5的方正,总计101座塔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(摄影:刘方)
交河故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,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。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,建筑布局独具特色。交河故城遗址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。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“减地留墙”的方法,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,层层后叠。寺院、官署、城门、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,特别是街巷,狭长而幽深,像蜿蜒曲折的战壕。
据说这里曾是安西都护府的驻所,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,深入地下是为了躲避吐鲁番的酷热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 官衙天井(摄影:刘方) 这里曾是的驻所
安西都护府地图(图片来自网络),绿圈即为交河故城位置,唐初之强悍,令人印象深刻
渭城曲 / 送元二使安西
作者:王维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交河故城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西域重镇,无论在军事上还是丝绸之路链接的贸易上,无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是中原王朝,交河城都是必争之地。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前60年,西汉和匈奴为争夺交河城,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役,历史上称作“五争车师”,最后,汉王朝在吐鲁番站稳了脚跟。
公元前109年,汉朝大将赵破奴攻破姑师,将原来姑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,车师前国、车师后国和山南六国,交河就是车帅前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文化的中心,亦就是车师前国的王都。当时有“户七百、口六千五十,胜兵八百六十五人。”魏晋时期,设交河郡。唐设交河县,一度曾为安西都护府的驻节之地。8世纪末交河陷于吐蕃,9世纪中叶后,设交河州,属回鹘管辖。13世纪下半叶,西北蒙古贵族集团的海部.都哇发动战乱,先后攻破高昌,交河,蒙古统治者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,对城中的佛教建筑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,交河故城逐渐走向衰败。
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,登临古城写下《崖儿城》诗:“沙河三水自交流,天设危城水上头,断壁悬崖多险要,荒台废址几春秋。”证明明朝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该城已废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(摄影:刘方)、
【唐】岑参《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》
一身从远使,万里向安西。
汉月垂乡泪,胡沙费马蹄。
寻河愁地尽,过碛觉天低。
送子军中饮,家书醉里题。
季羡林先生曾说:“世界上历史悠久、地域广阔、自成体系、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:中国、印度、希腊、伊斯兰,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,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。”素有“东方庞贝城”之称的交河故城,就是四大文明交汇的见证。
据考证距今3000多年前,吐鲁番盆地游牧着一支头戴尖顶帽、身穿皮大氅、脚穿连裤皮靴的神秘人种。他们就是新疆原始民族之一,史学界称其为“塞人”。经过对其头骨的测量证实他们是欧洲白种人。有学者认为,交河车师国的开创者,就是这些塞人。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,生活在交河台地上的塞人开始掏土为穴,进入了定居的城邦文明。此时,中原大地正是战国狼烟四起,诸侯攻城夺地之时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(摄影:刘方)
曾到交河城,风土断人肠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(摄影:刘方)
戚戚去故里,悠悠赴交河。
交河故城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遗址(摄影:刘方)
骆宾王有《晚度天山有怀京邑》,诗曰:
忽上天山路,依然想物华。
云疑上苑叶,雪似御沟花。
行叹戎麾远,坐怜衣带赊。
交河浮绝塞,弱水浸流沙。
《交河故城》吴冠中作,在2007年北京保利春拍中,以4070万元的价格成交。
作者:吴冠中 尺寸:111×102cm 创作年代:1981年
“史学家看交河故城,说不尽故国往事;画家看交河故城,历史的波涛已凝固在块面的起伏间,断垣残壁中更刻画着几千年的纵横线纹。时空浓入我这一平方公尺的图画中,尤驱不尽凭吊的鸦群。”——吴冠中
交河故城门票:40元/人,绝对值得一看。